《博館人上學趣》沉浸式環境教育課程體驗

文/林千利


 

高年級研究生

「哇!你比我媽媽年紀還大。」說出這句話的人是我的同班同學。是的,今年起我是「高年級」研究生!一把年紀重回校園是既緊張又興奮,擔心自己能否跟小自己快兩輪的同學打成一片,幸好多慮了。與想像中的不同,研究所的部分課程已不拘泥於課堂講授,其中一門選修課「環境社會學」,更將課堂延伸到奧萬大國家森林遊樂區,來趟兩天一夜的環境生態人文體驗。

我心目中的奧萬大

課程一開始,講師系統性的介紹當地環境生態後發給在場學員一人一個紙盤。咦!還不到用餐時間啊?原來是請學員以不摘採為原則來撿拾園區內的植物。撿拾的過程就聽到學員相互確認手上的植物名稱,原來技巧性的課後活動設計可以讓學員自然而然的主動複習所學。一到集合時間,大夥圍坐成一個圓圈,依照指示將撿拾到的物品拼湊成一幅畫,題名是「我心目中的奧萬大」。也許是自己本身喜歡熱鬧的個性,我將採集到的植物擺設成一個聖誕花圈,表達出園區生態景觀在我心中多彩繽紛的樣貌。

圖一、學員們的擺盤

斷捨離的練習

發表過程「十人十色」,每一個豐儉由人的擺盤搭配同學各自的口頭詮釋,就像是另類的自我介紹一般,可以看出每一個人當下對於環境議題關注的重點與心境的表述。課程還沒結束,到了第二階段,講師請大家剔除盤內物品,且只能留下一半的擺飾。我的盤內有血紅色的漿果、盤根錯節的殘枝還有鑲嵌在針葉邊的小巧松果跟一朵野菇。捨不得自己擺盤的內容物如此豐富,下手時竟有幾分遲疑。後來在講師的說明下才明白是「斷捨離」的練習,透過簡化持有物來了解自我內心的真正需求。

圖二、環境教育課程分享

科普傳遞的種子

課程的最後一個階段,每位學員只能在盤中留下一樣最重要的東西,我決定留下那朵透明泛光的淡紫花臉香菇。蕈類一直在森林中普遍存在卻又不具存在感,繁殖期的孢子從菌傘裡飄落並尋找適合的場域落地,衍生出的菌絲在吸收養分後,再次長大成蕈。我覺得導覽解說員的工作就像一朵蕈,在每一場解說中,與形形色色的人相遇,只希望將傳遞的知識與概念留存在某一個觀眾心中,即便印象不深也能引起對方的興趣;抑或在突發狀況下,對方忽然想起且實踐了你傳達的觀念,而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,正是我們引頸企盼自我工作價值的完美體現。

環境教育課程的省思

兩天一夜的課程,看似安排過於鬆散,其實是我多慮了。充裕的活動時間是為了讓所有的學員都能靜心體驗,彼此相互交流,侃侃而談各自的感受,最大的收穫莫過於發現知識的傳遞可以運用課程情境的安排,讓參與者藉由互動來提高活動參與度跟認同感。
       期許自己未來能將課堂上學習到的引導技巧,以及課程間情境轉換的手法,融入到自己的工作裡,讓解說的用詞更為精準;讓導覽的氛圍更為輕鬆、活潑,進而讓觀眾獲得更深層的感動與啟發。